信息摘要:
rto排放口需要检测,要求对排污口进行立标、建档治理,按照GB/T 16157-1996等监测尺度规范的详细要求进行排污口的规范化设置。设置规范化的排 污口,应包括:监测平台、监测开孔、通
rto排放口需要检测,要求对排污口进行立标、建档治理,按照GB/T 16157-1996等监测尺度规范的详细要求进行排污口的规范化设置。设置规范化的排 污口,应包括:监测平台、监测开孔、通往监测平台的通道(应设置 1.1 m 高的安全防护栏)、固定的永久性电源等。

RTO排污的规范化设置,应综合考虑自动监测与手动监测的要求。当既有国家尺度又有地方尺度时,应从严执行。
对于管理举措措施的 VOCs 去除效率监测,应在处理举措措施的废气进、出口,分别设置采样位置、采样孔、采样平台等监测前提。其中,为了保证烟气流速、烟气浓度、颗粒物等指标监测结果的代表性、正确性,要特别留意采样位置的规范性。
(1)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(GB/T 16157-1996);
(2)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(HJ/T 397-2007);
(3)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测定 重量法(HJ 836-2017);
(4)固定污染源烟气(SO2、NOx、颗粒物)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(HJ 75-2017);
(5)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(试行)(环监[1996]470 号)。
rto排放口需要检测-采样位置要求
(1)排污口应避开对测试职员操纵有危险的场所(附近环境也要安全)。
(2)排污口采样断面的气流流速应在 5 m/s 以上。
(3)排污口的位置,应优选垂直管段,次选水平管段,且要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位。
(4)排污口的详细位置,应尽量保证烟气流速、颗粒物浓度监测结果的正确性、代表性,根据实际情况按 GB/T 16157、HJ 75、HJ/T 397 从严到松的顺序依次选定。①最优: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方向要不小于 6 倍直径,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 3 倍直径 (GB/T 16157);②其次: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方向 要不小于 4 倍直径,其上游方向要不小于 2 倍直径(HJ/T 75);③最 后,距弯头、阀门、风机等变径处,其下游、上游方向均要不小于 1.5 倍直径,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目和采样频次(HJ/T 397)。
rto排放口需要检测-采样平台要求
(1)安全要求:应设置不低于 1.2 m 高的安全防护栏;承重能力应不低于200 Kg/m2;应设置不低于10 cm 高度的脚部挡板。
(2)尺寸要求:面积应不小于1.5 m2,长度应不小于2 m,宽度应不小于2 m 或采样枪长度外延1 m。
(3)辅助前提要求:设有永久性固定电源,具备 220 V 三孔插座。
rto排放口需要检测-采样平台通道要求
(1)采样平台通道,应设置不低于 1.2 m 高的安全防护栏;宽 度应不小于 0.9 m。
(2)通道的形式要求:禁设直爬梯;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高度
≥2 m 时,应设斜梯、之字梯、螺旋梯、升降梯/电梯;采样平台离地 面高度≥20 m 时,应采取升降梯。